第一百一十六章 更与何人说?-《大侠饶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沾了沾墨水,继续落笔,字迹迅速狂放不羁,好似剑客追求杀力已到极致,手中无剑胜有剑,一招一式,皆可毁天灭地。

    画舫里的女郎瞧着笔墨新鲜的词句,深深呼吸,像是记起那年的夏天,她瞒着家人偷偷跑去河边,一位英俊读书人依靠岸边柳树,他的侧脸仿佛一阵风,吹进心扉,搅乱了她的少女愁怀: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……”

    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”祝红妮看着少年郎,呢喃自语。

    刘公子张着嘴巴,这首词堪称婉约词派的一座高山,若沈公子将尾巴补全,成功收官,必定轻取诗会头筹!

    如果收官的极妙,恐怕沈公子的名声,一定会传遍大江南北,与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南吴少年诗仙,并肩而立!

    沈鲤吐出一口气,挥笔收官定局,随后,对船工说道:“念吧。”

    船工细细打量全诗,他是懂诗词的,看过一遍,浑身止不住哆嗦,委实此词太妙了,为今夜之最,不,今夜过后,这首词,定然流传天下,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!

    船工使劲全身力气敲锣。

    附近游离的画舫中人,不约而同看向他们。

    沈鲤在这首词的末尾,落笔沈师秀。

    适才亦与他们提过,他名叫沈鲤,字师秀。

    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

    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

    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

    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
    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

    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

    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

    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”

    船工高喊一遍,尤觉得不过瘾,鼓足气力,继续抑扬顿挫的大喊。

    沈鲤身边众人,都被这首词震撼到了,最后一句,此去经年、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、便纵有千种风情、更与何人说?

    年纪轻轻的少年郎,究竟经历了什么?方能有这般愁绪萦绕不去的感慨,方能写下这般望之伤心听而泪目的诗词?

    祝红妮的眼睛,泪水确实在打转,她现在想说的话无穷无尽,却一个字也道不出来。

    巨船上有人重复这首词一遍,不久,又重复一遍,片刻,似乎怕宛水人数较多未曾听清,陆陆续续重复八遍,前后相加,船工共高声念诵十遍,直到口干舌燥。

    “此首词,荣获二十位诗词大家赏识,请公子登船一叙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宛水之上,数不清画舫里的游人,为之瞠目结舌,立刻,哄然欢呼。

    灯光映红了河水。

    沈鲤低头看去,自己的面容变幻难定。

    不知今生经历的是一场梦,还是前世才是一场梦。

    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