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六章 更与何人说?-《大侠饶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诗会并不限制诗词的取材,但不知是触景生情,还是诸多才子比拼临机应变,诗词多为灯会。

    沈鲤听见这首诗,拍手道:“此诗极妙,应该比李二郎收获更多诗词大家赏识。”

    诗词里写道,灯光绚丽的色彩犹如分开大地,数不胜数的灯火远远点缀上天,这些灯火像是银河坠落下来的星辰,于巨船楼层上高高挂起的灯仿佛明月,美丽女子的笑容在耀眼的灯光下,美得不真实。

    果然,这首诗共有十二位诗词大家赏识,一举压过李二郎那首婉约词。

    刘公子四处打听:“谁家才子作的如此好诗?你们听到消息了吗?”

    周遭画舫上的人,都在询问。

    过了两刻钟,方才有人喊道:“不是宛水之人,是外地路过的游客。”

    “想必今夜诗会的头筹会被此人拔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宛水城当真没有才子胜过他吗?”

    “这首诗取材极好,意境超凡,兴许此地才子,再没人能做出与之媲美的诗词了。”

    祝红妮站在沈鲤身旁,轻轻问道:“不如你也作一首,取不取得佳绩另谈,可以借着诗会娱乐身心。”

    沈鲤笑着摇头:“肚子里倒是有点墨水,只是我们都是过路客,何必争抢那艘画舫呢……”

    她双眼马上盯着少年郎问道:“莫非你已经有了好诗妙词?”

    说来,或许是被宛水诗会的气氛浸染的,沈鲤顿时也想来上一首。

    既然取材不限,随意发挥,那就从肚子里揪出一首千古名诗,叫宛水众人好好竖起耳朵听听,怎样的诗词才能流芳百世,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祝红妮笑道:“你想去稷下学宫,没有点真本事,即便我给你推荐信,怕是也寸步难行,不如不去。”

    “激将法?”沈鲤问道。

    “就是激将法,看你中不中招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拿笔来。”

    少年郎意气风发,高喝一声。

    刘公子等人齐齐看向他,笑问:“沈公子可是来了诗兴?”

    沈鲤笑道:“良辰美景,不写下一首诗词,总觉得手痒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我等拭目以待!”刘公子没说多余的恭维,他看沈鲤年纪轻轻,担忧马屁拍多了,他会紧张,忘记了打的腹稿。

    笔墨纸砚已经全部备好。

    祝红妮目光灼灼盯着沈鲤持笔凝思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快要接近诗会尾声,还是珠玉在前,激起了众人诗兴,敲锣打鼓之声,一时间响彻宛水。

    在祝红妮和刘公子等人屏气凝神的注视下,少年郎缓缓落笔。

    有靖节先生教导,他的字迹极为规整,笔法森严,但在细节上潇洒不羁又锋芒毕露,恍如一位全心全意追求杀力的剑客。

    祝红妮呢喃念道: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”

    沈鲤停下笔,眉头紧皱,似乎深陷于诗词的意境里,难以自拔。

    旋即,落笔,下一句,一气呵成。

    刘公子念道:“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”

    少年郎不知眼下想起何事,重重一叹,仰头望着夜空圆月,宛若此情此景,激起了记忆中不愿多想的伤心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